为助力基层党建实现内涵式发展与系统性增效,凝练基层党建及思政工作特色成果,保障党建工程项目稳步推进,2025年10月31日下午,宇航学院在D409会议室召开2025年党建工程项目中期答辩会。
宇航学院党委书记徐亚军,专职组织员王凌沛、学院专职辅导员赵欣玥担任答辩评委。学院全体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本次答辩会,会议由党建辅导员于景威主持。

本次答辩涵盖17个党建项目,涉及学院硕士、博士及本科生党支部,聚焦航天精神传承、红色教育、校企协同、数智赋能等维度,集中展现基层党组织育人实效,各项目围绕背景、进展情况、取得成果及后续计划展开汇报。答辩现场,17位项目负责人依次从项目进展、创新点、实践反思总结及后续计划等方面进行阐述。各支部以 “航天报国” 为主线,呈现丰富实践成果。答辩中,各项目也直面挑战,如校企时间协调难、支部成员科研与活动平衡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后续,学院将以此次答辩为契机,推动各支部深化项目建设,持续探索党建与航天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深度融合路径,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基层党建新动能。评委团结合各支部实际,聚焦项目内容、创新点、重难点及后续规划展开提问,并针对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及优化方向给出指导性建议。




评委团指出,项目负责人需深度挖掘项目内涵,避免内容分散,聚焦 “航天报国” 核心主线凝练核心成果,确保党建活动紧扣航天特色,主题鲜明且亮点突出,如在航天精神宣讲、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等项目中,需进一步强化北航航天基因与党建工作的深度绑定。同时,评委建议打破支部壁垒,推动各党支部加强联系合作与经验互鉴,将 “党员先锋岗” 品牌创建、数智赋能科研等成熟做法,通过支书联席会、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常态化交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以点带面提升学院党建工作整体水平。针对校企共建、跨支部联合等项目,评委指出,需充分考量人员组成复杂、时间协调难度大等实际问题,科学设计活动形式与规模,例如通过 “线上 + 线下” 结合、分批次开展等方式,兼顾参与效率与活动实效,切实保障共建项目落地见效,推动党建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协同发展。


随后,徐亚军书记作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各支部过往取得的工作成果,对项目负责人的辛勤付出表示赞赏。随后,徐亚军书记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任务,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二是聚焦学院使命,围绕航天强国人才培养目标,回顾宇航学院的“火箭情”,推动党建工程与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学生成长深度融合,打造 “一支部一特色、一项目一品牌” 格局;三是推进数字赋能,借助信息化平台与大数据技术,创新党建活动方式,提升组织生活质效。最后,他鼓励各支部以此次答辩为契机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全力完成党建工程项目,推动学院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另外,学院特别邀请喷雾燃烧支部分享党创基金结项优秀经验,为各支部在党建项目建设、成果凝练与经验推广方面提供参考,助力学院进一步深化党建创新,为航天强国人才培养筑牢党建根基。

接着学院集中召开党支部书记联席会。会上,专职组织员王凌沛老师与党支部书记负责人郭雪松结合学院党建工作实际及中期答辩成果,围绕党员培养与作用发挥提出明确要求:各支部需以党建工程项目为抓手,强化党员政治素养提升,推动理论学习与航天科研、育人实践深度融合;要求党员在科研攻关、学科建设、学生培养中主动担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注重支部间经验互鉴,将优秀做法转化为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学院落实航天强国人才培养使命夯实组织基础。


最后,参与会议的所有人员进行了合影,答辩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宇航学院自2016年起探索党建工程项目模式,2019年正式启动项目立项工作。该项目以强化政治建设为根本目标,将党的理论学习与学生成长成才深度融合,创新了基层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开展形式。2025年4月,学院启动2025年党建工程项目立项,各师生党支部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航天精神教育、学院发展、学业互助、志愿服务等主题,创新性组建 17 个特色党建工程项目。项目推进过程中,成功培育多个“红色 1+1”项目与党建创新基金项目,为学院党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与储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