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是深化专业知识、接轨工程实践的关键环节。2025年7月,宇航学院空天智能电推进专业12名同学在学院统筹、专业教师带领下,分赴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航天科技801所)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航天科技510所)开展为期3周的“双城联动”生产实习。通过系统学习、产线实践、课题攻关、文化浸润,同学们在祖国东西两端的航天热土上,完成了一场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星辰的“双向奔赴”。

801所合影 510所合影
院所融入:航天基因的深度浸润
从载人航天到探月采样,801所是我国空间推进系统的核心研制单位。同学们融入院所生活:入住所内招待所、食堂“北航专窗”,体验“航天人”的日常节奏;安全保密筑基:通过“红黑电源”“保密分级”等案例培训,理解“万无一失”的航天标准。

801所展厅外合影
作为我国最早从事真空与空间技术研究的“西部航天桥头堡”,510所深度参与“两弹一星”、北斗、探月等国家重大工程。实习期间,展厅寻根:金建中院士雕像、铯原子钟、月壤存储容器等展品,让同学们直观感受“航天重器”背后的真空尖端技术;保密教育:通过保密案例与实训,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底线意识。

510所展厅外合影
产线实践:尖端技术的零距离触碰
(一)510所:深空动力的“硬核课堂”
电推进测评中心:年产100台套的电推力器产线,涵盖栅极加工、激光焊接、羽流测试等全工序,真空舱规模全球之最。观摩LIPS-300、LHT-70等电推进型号测试,理解“小推力、长寿命、高可靠”的工程逻辑。
螺旋波等离子体推力器(HPT)实验现场:无电极设计突破寿命瓶颈,等离子体在石英管中静谧流动,展现未来深空探测的“中国方案”。
压力容器车间:国家级技能大师张勇技师讲解大型旋压机床、电子束焊机操作,感悟“大国工匠”的极致追求。
(二)801所:系统工程的全景透视
实验室矩阵:参观电推进实验室、机械加工中心、装测中心,见证仿真设计-精密制造-集成测试的完整链路。
前沿讲座:《新型工质电推进》《仿真技术在801所的应用》等6场报告,构建“理论-仿真-工程”的知识闭环。
课题实操:分组开展等离子体诊断、超低轨吸气式推进、热管理优化、引力波探测推进方案等4项课题研究,10天完成开题答辩,获所内专家高度评价。
课题攻关:从工程问题到创新方案
课题攻关环节,同学们直面电推进“测不准、飞不高、热不散、推不稳”四大痛点:先用多类型探针和激光诊断把等离子体“看得更清”;再为超低轨卫星设计“吸气式”原位燃料推进,让燃料不再成为寿命的瓶颈;通过材料-结构-相变三重热控,把30%~50%废热在轨迅速散掉,确保推力器长寿命;引力波探测卫星量身打造微牛级、低噪声霍尔推力器,实现无扰动姿态调整。两周内完成调研、总结与答辩,通过所内专家评审,后续将依托SolidWorks、COMSOL持续迭代,继续研究工作。

801所离所答辩现场 510所离所答辩现场
文化铸魂:初心之地的精神淬炼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重温“开天辟地”的红色初心,外滩万国建筑群与陆家嘴摩天大楼对话“历史与未来”,豫园明代园林触摸“江南文脉”。

上海文化参观
兰州骑行黄河岸,中山桥百年铁桥见证“西北工业摇篮”的沧桑巨变;登白塔山俯瞰兰州,感悟航天事业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走进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在校史馆,泛黄的照片串起兰大与航天一甲子风雨同舟的报国史。

兰州文化参观
总结与展望
从申城上海的系统工程实践到金城兰州的真空尖端技术,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电推进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国家需求、工程智慧与工匠精神的共振。”
未来,我们将以本次实习为起点,持续深化与801所、510所的产学研合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青春投入星辰大海,为中国航天从“跟跑”到“领跑”贡献电推进人的青春力量!
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专业实习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