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221511小班的同学们组成“筑梦星河”实践队,于7月7日至27日,在带队教师梁玉莹的带领下,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在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三周的生产实习。此次实习,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深化与检验,更是一次对中国航天精神、特别是蓬勃发展的商业航天力量的深度感知。
驻场星河动力 开展生产实习
星河动力航天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是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技术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金种子企业。公司主要为国内外航天领域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航天发射服务、先进的航天装备制造、高性能产品配套,和广泛的工程、技术、安全、系统集成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智神星”系列中型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谷神星”系列轻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等。在航天发射业务方面,公司创造了国内首家实现连续发射成功、首家将商业组网卫星送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首家掌握一箭多星发射能力等多个行业第一。

实习期间,小班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及积极分子先锋作用;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教育并严格考勤。实践队分为四组,深入阀门部、涡轮泵、焊接工艺、姿轨控等核心生产部门学习调研。同学们结合所学,围绕生产实际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观摩、研究、实践及成果汇报,将专业知识与航天工程一线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实践能力和责任担当,深入体会了“知行合一”的内涵。
亲历“心脏”脉动 感受航天伟力
牛头山试车台,作为保障“苍穹”系列发动机研制的核心科研设施,以高标准、高规范建设,自投用以来不断为发动机研制提供着可靠试验保障,已安全完成多台次发动机及附属系统试车任务。7月17日,筑梦星河实践队全体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乘车抵达牛头山试车场,实地观摩学习“苍穹”发动机第二次点火试车。现场总工程师介绍,本次试车采用50秒点火方案,是对首次300秒测试后的重要验证。

试车现场气氛庄重而紧张。巨大的支座上,待测发动机稳固地斜立着,复杂的管路系统将其与液氧、煤油储罐紧密相连,喷口正对坚固的导流槽。随着最终检查确认无误,点火程序进入倒计时。控制室内,多角度监控画面实时传递着震撼景象:点火指令下达,发动机喷口瞬间爆发出炽热的橘黄色火焰,高温燃气与水幕激烈碰撞,激起滚滚翻腾的水蒸汽。火焰渐趋稳定,转为耀眼的白色,同时伴随着愈发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同学们屏息凝神,紧盯着屏幕,无不被这磅礴的工业伟力深深震撼,切身感受到航天动力的澎湃与精密。

试车圆满结束后,同学们获准近距离观察刚完成使命的发动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煤油气味,液氧管路因超低温逸散出缕缕白色冷气。此次观礼不仅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让同学们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这一火箭“心脏”的强劲脉动有了直观深刻的认知,对航天事业的崇高使命与艰辛付出有了更深切的体悟。
学用相长展身手 实践砥砺结硕果
在星河动力为期三周的生产实习中,筑梦星河实践队深入科研生产一线,将理论知识融入工程实践,围绕航天动力系统关键部件开展专题学习与研究,取得了扎实丰硕的实习成果。

各组深入关键工程领域开展研究:阀门组运用三维建模与力学仿真,精准模拟气爆阀高压冲击响应,探究材料与结构对抗冲击性能的影响,为可靠性提升提供支撑。涡轮泵组创新应用Abaqus等软件构建仿真模型辅助实验,有效评估运行状态、降低成本,并据此提出关键部件优化方案,提升效率与可靠性。焊接组细致研究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借助SYSWELD模拟焊接热循环及熔池行为,优化参数,提高了焊接效率与连接强度。火箭组基于真实数据构建精确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估复杂载荷下结构性能,并完成姿轨控系统仿真,模拟全程飞行控制策略,为工程应用提供预演平台。各组均依托先进仿真技术,有效推进了设计优化与性能提升。
本次实习是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各小组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了多项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改进思路与方案,充分彰显了扎实的专业功底、积极的探索精神和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投身航天事业筑牢坚实基础。从系统学习液体火箭发动机核心部件制造工艺,到亲历震撼人心的发动机试车现场,同学们将“知行合一”的理念融入科研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探索航天强国建设的宏伟征程中,留下了坚实而闪亮的青春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