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砺翼识真谛,云帆擎天动力心——宇航学院2022级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上海支队生产实习总结
发布时间:2025/08/09   来源:    阅读量:

生产实习是深化专业学习、接触工程实践、锤炼过硬本领的重要契机。2025年7月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2022级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221514小班的12名学子在带队教师姜岳、唐逸豪的带领下,乘高铁奔赴上海,在上海801所开启了为期三周的生产实习。

   

801所作为我国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核心科研机构,在空间推进技术这一关键领域积淀深厚、成果卓著,其技术实力与科研贡献在行业内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神舟飞船与空间站的精准对接,到航天员出舱活动的顺利开展,背后都离不开该所研发的推进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支持。为我国航天事业从近地空间向深空探测的不断拓展提供了坚实且有力的动力保障,是推动我国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融入院所,筑牢安全根基。抵达院所后,同学们被妥善安排在所内招待所,房间配备空调与独立卫浴,生活便利;食堂就餐时,报北航身份即可 “赊账”,切实保障了日常生活需求。实习伊始,所内人事处与保密处老师分别开展生产安全培训与保密安全培训。生产安全培训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敲响安全生产警钟;保密安全培训详细解读 “红黑电源”“保密分级” 等知识,让同学们深刻认识保密形势,规范言行举止。

实习期间,宇航学院王伟宗院长也亲临801所慰问同学们。座谈会上,同学们由衷感谢院所提供的优越实习保障和精心安排的丰富课程与实地参观,特别提到将书本知识在车间、试验站“活化”的宝贵体验。王院长对801所全方位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叮嘱同学们注意实习安全,珍惜实践机会。

           

学习探索,砺炼专业利剑。801所是我国空间推进领域的核心力量,从载人航天到深空探测,其贡献卓著。实习期间,同学们系统学习了多场前沿专题讲座。杭观荣博士解析《新型工质电推进技术》,张银勇老师阐述《仿真技术在航天工程的应用》,赵婷老师拆解《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史秋明、潘攀等专家系统讲授机械加工与焊接工艺,覆盖电推进、仿真技术、液体动力等核心领域。

深入一线,亲历航天脉动。理论学习之外,实地参观让知识触手可及。同学们走进“电推进实验室”、“机械加工中心”、“装测中心”等科研生产一线,亲身感受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和严谨的工作环境。参观研究所展厅,在包海涛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全面了解了801所的光辉历史与卓越成就。尤为难忘的是佘山发动机试验站之行:同学们不仅亲耳聆听了长达1000秒试车的磅礴轰鸣,更有幸近距离目睹了两次震撼的2秒试车过程,发动机的澎湃动力令人叹为观止。试验站专业人员的讲解,使同学们对发动机研发测试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课题实践,锤炼科研能力。实习期间,同学们分成4组承担了科研课题任务,围绕《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关键技术调研》《面向地外资源工质的推进技术》《某卫星推进系统初步设计及分析》《深空探测低冰点双组元发动机调研与初步设计》的课题开展研究。在实习尾声的离所答辩中,各小组展示了丰硕的成果,通过答辩汇报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团队协作精神。所内专家韩老师、杭老师对各组工作给予了专业点评和宝贵建议,肯定了同学们的技术全面性与创新性,并为后续深化研究指明路径。

        

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实习期间,同学们赴钱学森图书馆和中共一大会址进行参观学习。在钱学森图书馆,同学们通过“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战略科学家成功之道”四大展厅,深刻感悟了钱老矢志报国、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崇高品格。在中共一大会址,同学们瞻仰了开天辟地的历史场景,通过《伟大开端》历史陈列,重温了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奋斗史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伟大历程,深刻理解了党的初心使命。这场旅程让同学们在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目前,上海实习支队已圆满完成在801所的三周实习任务,顺利返校。这段宝贵的经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航天院所的工作实际,切身感受了航天精神的磅礴力量,对空间推进技术及其在航天工程中的核心作用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和投身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星辰大海,动力先行北航学子将继续砥砺前行,践行空天报国的光荣使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学院领导
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
师资简介
教师风采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基地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学科建设
国际交流
本科生
本科生培养
本科生风采
研究生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学位
研究生风采
党群建设
党建园地
党风廉政
信息公开
学习专栏
群团工作
校友风采
人才引进
公共服务
网上投稿
办公指南
资料下载
规章制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