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基础。2025年,宇航学院围绕创新型航天人才培养目标,继续践行“1周参观实习、3周驻场实习、4周项目式实习”的递进式实习实践方案,力争实现从行业认知到实践深化再到综合创新的能力进阶。
校企融通协同育人 三阶递进强化实践
6月30日-7月4日,第一周参观实习顺利开展。谢凤英教学副院长携9位带队教师组织163名学生,先后走进航天一院、三院、五院等头部航天院所和星河动力、星际荣耀、蓝箭航天、遨天科技等商业航天企业进行参观交流,邀请企业总师为学生做航天先进技术和航天发展报告,为学生搭建了行业认知的框架。






航天院所及商业航天企业参观




邀请企业导师为学生讲课
随后,各实习队进入驻场实习阶段。校企导师提前设计实习内容、做好实习保障,学生深入航天工业基地生产一线,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参与实际科研与生产工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能力,亲身体验航天工程生产研制的过程和方法。


实习日常、项目答辩
驻场实习结束后,2025年秋季学期将继续启动项目式实习,将生产实习与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后续培养环节打通。校企导师联合指导学生完成航天实际工程项目,通过自主设计方案与实施,强化解决复杂问题与创新的能力。
思政育人融入全程 价值引领坚守初心
实习过程中,各实习队根据属地条件同步推进“行走的思政课”,创新思政育人路径,将价值引领融入实践全程,筑牢学生航天报国的初心和使命。
参观航天一院院史展,同学们深切感受航天精神的磅礴力量、国家科技与综合国力的提升,对航天工程形成了直观系统的认知,增强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感。
走进钱学森图书馆,同学们被老先生“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赤子情怀,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所深深感染,坚定了深耕航天领域、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念。
带队教师还组织同学们参观当地红色基地,包括山东海阳地雷战纪念馆和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等。通过红色教育,同学们将爱国情怀融入血脉,更把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赓续传承、接续前行。





各实习队开展党建活动
校院两级心系学子 走访调研见微知著
学校及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生产实习工作,心系实习环境、生活保障及实习成效。教务部实践教学办公室老师、学院王伟宗院长带队先后走访慰问了山东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基地。与基地负责人深入研讨校企协同育人优势互补、实习开展方式、课题设计及实习效果保障等关键问题,为深化合作、提升实习质量明确了方向。通过听取学生实习答辩,直观掌握学习效果,为学院优化实习计划、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与师生座谈,了解学习收获、技术难题、生活起居及安全保障,让学生倍感温暖,更坚定了他们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的决心。
教务部老师、王院长带队走访慰问
递进育人强基固本 产教融合筑梦航天
宇航学院构建的“三阶递进”式生产实习体系契合教育规律与航天人才培养需求,为学生成长搭建了科学的实践平台。通过引导学生直面实际工程问题,探索前沿技术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航天院所的工作环境与行业发展,体验企业的实际工作方式,锻炼动手能力,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收获了能力的跃升,更在心底厚植了“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同时,通过实习体系的进一步建设,学院与更多航天院所及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在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磨合、资源整合、课程共建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为未来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质量航天人才,打下了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