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航天日为契机,北航已连续10年举办航天文化节。第十届航天文化节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为主题,依托主题论坛、系列讲座、嘉年华、知识竞赛、专场宣讲、科普课堂等十余场校园文化活动,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科普航天知识,讲述航天故事,传承航天精神。
本届航天文化节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教务部主办,宇航学院承办,北航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协办。
一、了解航天发展,感悟精神传承
01主题论坛《摘星揽月的北航人》


4月20日上午,第十届航天文化节《摘星揽月的北航人》主题论坛在学院路校区晨兴音乐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科学院院士于登云以及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桂海潮作主题报告。
戚发轫院士带来了《中国航天精神与航天精神》主题报告,回顾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及神舟飞船研发历程,强调航天人艰苦奋斗精神。通过亲身经历阐述地面试验对航天器安全的重要性,以“神舟五号”成功为例践行对航天员的承诺。最后期望青年学子勇担航天强国使命,树立远大抱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结合,创新推动航天发展。

于登云院士带来了《我国探月工程实践与展望》主题报告,强调了月球探测的重要性,回顾了我国探月工程 “三步走” 战略成果及关键技术,指出月球资源的科研价值。同时剖析世界月球探测竞争态势,提出我国要坚持 “短期可控、长期自主、政府引导与商业驱动并举” 的发展模式。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通力合作,用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创造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
桂海潮教授带来《逐梦星辰,奋斗青春》主题报告,介绍自己从航天“追梦人”到“圆梦人”的奋进历程,同时以自身25年航天奋斗历程,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战略及技术突破,分享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和多学科实验情况,寄语同学们投身载人航天事业,将个人成长与国家使命结合,永葆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梦想,共同推动中国航天发展。


“鲲鹏杯”航空航天知识竞赛正式启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邓怡致辞并宣布赛事开幕。此项赛事是在办赛20余年的“飞豹杯”基础之上,融入“大中衔接”理念,首次面向全国大学生和高中在校生开放,旨在激励更广大的青少年学子投身空天强国事业。

02国防科技行业专场推介会
航天文化节期间,“产教融合,聚力创新”推介会在两校区同时举办。宇航学院副院长汤海滨,副院长谢凤英分别出席学院路与沙河专场,并向到访单位负责人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与近年来学生就业去向。
交流会结束后,各单位负责人移步至“航语”-流动宣讲会现场。为两校区近200名同学宣讲推介。来自航天科工二院23所、工大卫星、星辰空间、太宇星空等单位从单位主营业务、近年发展情况以及本年度招聘信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展示。此外,4场“航迹”专家主题讲座也在两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工大卫星、航天科工四院四部、星辰空间、航天科工四院17所的专家校友重返校园,为各位同学带来精彩的报告讲座,解锁最新科技前沿,共叙校友航天故事。活动累计500余名师生参加,为进一步促进校企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03航天日专场宣讲
4月23日,北航红船星河宣讲团邀请清华、北师、北理、央财四校宣讲团开展“云帆济星河共话空天梦”中国航天日首都高校联学联讲活动,6名学生讲师从追梦苍穹的文化基因、中国航天的精彩答卷、空天青年的时代使命等角度,向到场的青年学子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征程中的伟大成就,共同学习了航天人的坚定信念与伟大精神。活动激发了学子们对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许下空天报国、奋发有为的青春承诺。

二、学习航天知识,打造文化氛围
01“航天+”嘉年华
4月20日,"航天+"嘉年华在两校区同步启幕。北航学子齐聚一堂,踊跃投身航天文化节,通过深度研学航天历史、沉浸式体验航天技术,传承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识,共同礼赞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祈愿航天强国征程再启新篇、续写荣光。
嘉年华打造"文化展览""互动答疑""打卡祝福"等多元板块,各院系、航天院所、商业航天企业与兄弟高校联袂献上航天盛宴,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以青春之名共庆"中国航天日"。



02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北航专场演出
中央歌剧院合唱团走进北航,倾情献上“祖国不会忘记”专场演出,用歌声传递爱国情怀,展现艺术魅力,为师生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03百米长卷《十载航天路,星河揽月归》
文化节期间,推出“百米长卷”《十载航天路,星河揽月归》。展现这十年中历届中国航天日的精彩瞬间,回望来时路,感受奋斗史,引领师生共同关注,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04主题画展《飞天与“飞天”》航天服参赛作品展示
自敦煌古壁轻舒广袖的飞天仙影,携千载星汉漫游之梦翩跹而来,当中国航天以无垠苍穹为画布不断勾勒新迹,那份古老而永恒的飞天幻想,正借科技之力扶摇直上,在浩渺宇宙中续写人类探索新篇章。


三、加强航天科普,培育时代新人
01流动科学课
4月24日,以“流动课堂播火种·点燃少年科学梦”为主题的2025年“流动科学课”活动走进巴中,全力助力乡村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流动科学课”是中国科技馆、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与抖音联合发起的科普活动,通过“送教上门”的形式为更多偏远地区学生送去优质科普内容。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科普专家走进恩阳中学本部校区、恩阳区文治实验学校、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巴中中学、南江县正直中学、恩阳区柳林中学,以《太空钢铁侠——重型火箭进化史》、《中国梦,航天梦,探月梦》等为题,为学生们上门送上精彩的科普课程。




02中学生进校园
航天文化节期间,邀请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北京市八一学校、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北京市第四中学9所中学学生来到北航校园,聆听院士讲座、参观校园环境,为广大青少年种下“航天梦”的种子。

03航天主题绘画展
外场展区内特别设置航天主题画展板块,联合北航研究生支教团,邀请来自新疆吉木萨尔第三小学的学生们用画笔描绘出星辰大海,展现对宇宙的无限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