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若宇
职称\职位:教授/博导
出生年月:
电子邮箱:dongry@buaa.edu.cn
办公地点:沙河主楼D712
办公电话:

个人简历

教育科研经历

董若宇(联系方式:dongry@buaa.edu.cn),男,中共党员。现为北航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液体火箭发动机喷雾燃烧实验室核心成员。

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在读期间,曾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短期访学研究。在校期间荣获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研究生“学术新秀”,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吴仲华优秀研究生奖”等奖励。2016年博士毕业后前往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软物质与活性物质中心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工作期间荣获韩国软物质与活性物质中心“最高成就奖”。2022年1月份全职加入北航宇航学院宇航推进系,并兼任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2021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担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迄今为止,以第一/共一/通讯身份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Nan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国际综合及专业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

长期围绕微尺度软物质(亦可称为多相流、非牛顿体系)传热、传质、流动过程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并致力于在航天器热控和火箭发动机推进等领域的应用,包括两个主线研究方向及多个与主线密切相关的支线方向:

1.颗粒扩散输运调控与热管理应用:基于液相/聚合物中微纳颗粒转动、平动和自组织外场控制,开发高性能热功能材料;

2.凝胶推进剂微观结构与流动特性:基于胶体颗粒与高分子网络的微观结构解析与流变研究,阐释影响凝胶推进剂流动雾化的微观机制;

3.其他支线方向:大颗粒流动规律解析、纳米聚合物导热机理、单相/两相流动与换热等。

围绕以上研究方向,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法包括多尺度模拟、光学显微成像、多种宏观流动传热实验和性能表征等。

教育经历

[1].2014.3 -- 2014.9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研究生教育       短期访学      导师:Chun Yang(杨纯)教授

[2].2011.9 -- 2016.7

清华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学博士学位      导师:曹炳阳教授

[3].2007.9 -- 2011.7

清华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大学本科毕业       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2022.1 -- 至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宇航学院      教授

[2].2016.9 -- 2021.6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      软物质与活性物质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资深研究员      合作导师:Steve Granick院士

职称 教授/博导 出生年月
邮箱 dongry@buaa.edu.cn 地点 沙河主楼D712
电话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学院领导
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
师资简介
教师风采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基地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国际交流
本科生
本科生培养
本科生风采
研究生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学位
研究生风采
党群建设
党建园地
群团工作
校友风采
人才引进
公共服务
资料下载
规章制度

TOP